requestId:68a6013cd166b2.60468986.
——2014年四川省保障改善民生和扶貧開發工作綜述
歲寒更知春意濃。
倪守兵,成都體育學院大四學生,受益于1萬元的大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學生創業補貼,創建的體育文化公司2014年走上正軌;王壁珍,資陽市雁江區雁南社區低保戶,2014年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月60元;尼麥,甘孜州色達中學初二學生,在教室里用上了政府統一配發的取暖器,這個冬季上學不再寒冷…包養甜心網…
從成都平原到雪域高原,從秦巴山區到大小涼山,無數百姓生活中的細微變化,都體現四川2014年的民生答卷——全省上下把保障改善民生和扶貧開發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甜心花園發點和落腳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民生實惠可親可感。
這一年,全省共免除80包養2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本費,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年人均提高40元,366所符合要求的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
這一年,全省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 112458套,改造危舊房棚戶區406170套,還有21713戶居民住進“彝家新寨”,129.6萬農村貧困戶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
這一年,全省解決了424.27萬農村人口和51.1萬名學校師生飲包養水安全問題,建成公路安全護欄12824.2公里,改善鄉村公路4375.5公里……
免除、提高、新建、解決,我省不斷用一個個動詞來注解民生發展變化,給人以信心與向上的力量,也讓黨委、政府與百姓的心貼得更緊。
政策暖心 民生工程交出滿分成績單
2014年畫上句號,省委、省政府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單出爐,承諾全部兌現。
全包養感情省2014年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民族地區幫扶、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文化體育等十項民生工程涉及的122個小項和19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且多數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這份民生答卷來之不易。
2014年,我省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然而,在一系列暖心政策舉措的守護下,蜀中百姓始終在溫暖中前行,這是因為關鍵時刻,省委、省政府發出斬釘截鐵的聲音:越是困難的時候包養甜心網,越要關注民生!“發展的過程就是改善民生的過程,始終堅持既要看總量、又要看人均,既要看平均數、更要看大多數,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包養網體人民。”正是基于這樣的民生理念,省委、省政府堅持把經濟建設包養網作為興省之要,通過發展從整體上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構建基本民生保障網。
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我省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和可持續的原則,繼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突出辦好19件民生實事,“切實解決群眾最急盼的民生問題”。
年終財政報盤,全省十項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實事,各級預算執行總額1615.75億元,完成資金計劃安排總額1241.32億元的130.16包養軟體%。374.43億元的資金增長,超三成的增幅,有力彰顯出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執政理念和為民情包養網懷。
貧困人口多且包養app面廣、程度深,是我省不得不面對的特殊難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
省委站在政治、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意義:立足小康抓扶貧、著眼大局抓扶貧,區域扶貧攻堅和精準扶貧“兩輪”驅動,2014年打響了扶貧開發包養網的攻堅戰。
目標鎖定,全省扶貧攻堅高位推動: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調研,逐個區域研究推進;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先后12次研究扶貧開發改革創新……
4月,我省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2014年年度實施方案出爐,全年片區實施規劃完成投資2233.89億元,行業部門完成投資811.13億元;索瑪花怒放時節,大小涼山彝區“十項扶貧工程”實施,為斬斷“窮根”,去年僅省以上就新增投入12.19億元;基礎、產業、新村、能力再到生態,“五大扶貧工程”為脫貧鑄就“鋼筋鐵骨”……
破冰前行,最終奮力“跨欄”。去年全省投入各類扶貧資金640多億元,減貧120萬人以上。
“蛋糕”分好 從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
民生優先不是新理念,但是民生追求永無止境。省委的思路很清晰,在把民生“蛋糕”做大的同時,還要把“蛋糕”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分好。“改善民生堅持從老百姓所急所需所盼入手,繼續實施重點民生工程,逐年加大民生投入,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守住保基本的底線。”從扶貧開發攻堅戰到更廣領域的“十項民生工程”,均涉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時針撥回去包養網年1月,包養網單次《2014年全省十項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實事實施方案》出爐,明確了全年的民生工作主線: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擴展教育惠民政策,繼續包養情婦抓好區域性特殊民生項目,更加注重社會保障。
從我省2014年財政資金流向看,社會保障工程、百姓安居工程、教育助學工程和民生基礎設施工程位居前列,分別達到418.83億元、174.06億元、167.47億元和149.09億元。梳理19件民生實事,6件屬于或涉及教育,3件涉及安居,兩件屬于衛生。實行免費婚前體檢、建設1萬公里公路安全護欄等則是首次被列入。
2014年春天,翹首以盼的彝鄉貧困群眾迎來好政策,大小涼山彝區13個縣實施“十項扶貧工程”——到2020年,與全包養網ppt省同步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不再遙遠。
以問題為導向,瞄準貧困根源,根本性解決貧困群眾民生和發展中最短期包養突出的問題:比照藏區“9+3”計劃,去年,5包養網000名彝區中職生首次免費坐進內地課堂;6135名貧困家庭腦癱兒童接受了手術治療、康復訓練和輔具適配等康復服務;對建檔困難職工提供每人每年300元至1000元生活和醫療救助……
民生情懷的表達,不必氣勢如虹,亦不必浮夸絢爛。它需要的,就是這種真切實在的樸素。
這種“樸素”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去年開始實施的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計劃,一大特點就是“勤儉辦學、聚焦薄弱包養”,主要面向農村,把補短板、滿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支持市縣解決大班額、食堂建設、教學實驗儀器和圖書等辦學條件上存在的問題。
這種“樸素”不是政績工程,而是民心工程。修訂后的《四川省法律援助條例》去年5月1日起實施,老百姓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范圍從以前的6項擴大到10項,進一步降低了法律援助的門檻,擴大了覆蓋面。而且,為鞏固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服務群眾“八件實事”之一的“法律援助一小時服務圈”建設成果,鄉鎮(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等也被寫進新《條例》。
這種“樸素”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源頭活水。去年10月1日,我省全面實施分級診療制度。通過實施分級診療,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制度,實現“小病在基層、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真正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百姓期盼 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奮斗
從阿壩縣驅車前往紅原縣,地勢由山地向高原過渡,坡度變化越來越大。司機隆彬是包養甜心網當地人,他說,以前走這條路,行進在大山大河、懸崖峭壁之間,心里總是“懸起的”。就在去年,紅原縣在臨水臨崖3米以上路包養網車馬費段均安裝了纜索護欄和波形護欄等防護措施。“現在跑起來安心多了。”隆彬感嘆。
項項民生工程,件件對應包養網省情,由此生發的實惠和福祉,也都是群眾可知可見可感可享受的便利與幸福。之所以能夠精準地把脈民愿,與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之“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的四川探索分不開。
用腳步縮短距離、丈量作風,用真心換真情,在心靈上貼近群眾。
省級領導干部帶頭抓起,一級帶著一級干包養網站,一級干給一級看,全面走訪了解群眾上學、看病、就業、安包養網站居、飲水、行路、用電、通訊等難題,列出辦實事好事項目責任人和時間表,對特別困難和急需的馬上解決,涉及面廣和投入量大的積極納入規劃加快解決。
把精力放在基層、排憂解難,忙到群眾心坎上,以真情付出溫暖群眾。
全省300多萬黨員干部把貧困群體作為重點關愛對象,結成聯系幫扶對子220余萬個,結合城市“雙報到”、農村臺賬“走基層”、災區藏區“結對認親”等活動,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社會群體特點,采取多種形式送服務。
民生工程是場不折不扣的硬仗,還需要創新工作方式,才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從實際出發整合資源。在全國率先布局農村廉租房建設,政府兜底統一規劃新建之外,更多將盤活現有農村閑置住房資源,把租賃與置換作為農村廉租房主要來源。
——更注重群眾主體作用。在“百萬安居工程建設行動”中,鼓勵“群眾自主、政府支持”的舊城危舊房和棚戶區改造方式,以及“一村一議”、“投工投勞”等農房建設方式。
——著眼于建立長效機制。將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實施,在全省范圍內包養網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使參保的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在養老保險上,實現待遇標準一致和同步增長。
——對癥下藥突出針對包養網性。變“大水漫灌”為“精確滴灌”,我省精準扶貧實現歷史性變革突破,不僅扶貧對象明確到村到戶到人,減貧包養金額幫扶人員也實現到戶到人。扶貧對象建檔立卡還被列入年度扶貧包養網推薦工作的“一號工程”包養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題,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迎著企盼與渴望的目光,2015年再出發,“大民生”化作一個個小項,將在不同的“點”上開花結果,帶給人們更多的欣喜和實惠。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